近日,美国密歇根州两个城镇发生了自来水污染事件,被检出自来水污染物超标20倍。当地政府发出警告,要求停用自来水,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而四年前,该州弗林特市因自来水中铅含量超标酿成水危机,至今未妥善解决。安全饮水无关国界,美国自来水污染事件频发带来的警示,促使我们思考在当前社会该如何保障国人的安全饮水,毕竟这与每个人的生存问题休戚相关。
先来分析一下我国饮用水水源污染的新特性。近年来,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水环境污染的影响,水质中较为突出的污染物,包括持久性有机物、内分泌干扰物、医药和个人护理用品化合物、高致毒性消毒副产物等痕量污染物以及部分新兴污染物。
这些物质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等特点,带来致癌、致畸、致突变活性等风险,但大多属于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06项指标之外的物质,导致饮用水安全和健康风险日益增大。而常规的自来水给水处理技术,包括混凝、沉淀和砂过滤等,对这些痕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限,毕竟,这些常规水处理技术的第一设计目的,也不是用于去除痕量有机物。
由此可见,安全饮水问题,贯穿于“水源—自来水厂—水龙头”整个输送链条,可谓环环相扣。目前,在国家层面已将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提上紧急日程,那么在“自来水厂—水龙头”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两端同时发力,既助力我国的自来水厂提供更高品质的供水,又保障居民从水龙头端获取安全、健康、经济的直饮水?
放眼全球,我国在水处理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从曾经被西方发达国家“卡脖子”,到如今已奋力追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面对饮用水水源污染的新特性,像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这样的高科技环保企业通过多年的攻坚克难,已经自主研发出了更安全、更健康、更经济的新型饮用水处理技术,包括超滤膜、纳滤膜等系列高精度膜分离技术,正在逐渐推广应用到可介入的输送、供水环节。
在自来水厂端,近年来超滤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我国大多数水厂采用的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过滤单元是保证水质卫生安全的主要措施,传统工艺中通常以砂滤为主。对于常规水源,超滤膜可完全代替砂滤,如果水源浊度较低,甚至可以代替沉淀+砂滤这两个环节。由于超滤的过滤精度比砂滤提升了500倍,水中的藻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基本都能去除,后续投加消毒剂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灭活致病微生物,仅是使水在输配和贮存中具有持久的消毒能力,消毒剂量大大减少,也减少了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基于此,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已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自来水第二水厂、云南大理市第二自来水厂等进行了微滤膜技术的应用,积极助力我国高品质的自来水供应。
在水龙头端,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纳滤膜可作为高品质安全直饮水的首选处理技术。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自主创新研发的超低压选择性纳滤(DF)膜不仅可以有效截留微量有机污染物,还对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等有较高的去除率,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出水安全健康。且运行压力低、能耗低、运行费用低。基于以上的技术优势,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已经研制出了可满足不同场景和使用需求的纳滤净水机,解决自来水从出厂到居民家中“最后一公里”的安全盲区,在水龙头端提供了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村群众消费得起的直饮水解决方案。未来,在分质供水逐渐成为城市供水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程中,纳滤技术在保障提供安全健康的直饮水方面,还将有更大用武之地。
区别于生物及化学处理技术,物理性的高精度膜分离技术具有突出优势和巨大潜力,可大大规避和预防如密歇根州频发的自来水污染事件,满足人们对安全饮水的迫切需求。同时,基于良好的技术经济性,我们也建议在国家层面加快自来水厂处理工艺的升级提标,以及纳滤膜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并适时适地进行推广应用,为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饮用水需求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